清明团子
下午和先生带着孩子们到了农贸市场,我说,我买点材料带着孩子们做做清明团子吧,先生说:“做起来多麻烦啊,直接买现成的不就行了。”
我说生活需要仪式感,更需要有过程的结果。
先生笑笑,“不要拉上我。”
我说,“行,你就直接尝结果。放心,也不会让你管小的,我会管好的。”
于是先生去买他的菜,我抱着孩子去买材料。
找到卖艾草的店铺,店员看着我抱着孩子:“孩子这么小,怎么可能会做?”
我说不是我怀里的做,是哥哥,哥哥11岁了,会做的。
“11岁,又不是21岁,还是直接买现成的好了,”
“你卖我材料就可以了,哥哥可以的。”店员虽然还在嘟嘟囔囔说我,好在最终还是把材料卖给我了。
三月初腌好的咸菜正好派上了用场,再加入豆腐、春笋、肉末,咸陷就完工了;先生喜欢吃甜的,于是准备了豆沙馅;艾草面团也准备好了;还有粽叶,一切都准备齐全,就等着孩子们上场了。
看着哥仨围着桌子一起做团子,也是一种享受啊!
孩子们问我为什么要做清明团子,是不是清明节都要吃这种团子的。
于是在他们制作的时候,我也赶紧给讲讲清明的由来与传说(度娘来的。)
相传春秋时期,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,流亡途中,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,又累又饿,再也无力站起来。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,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,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,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,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,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,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,流下了眼泪。
十九年后,重耳做了国君,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。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,唯独忘了介子推。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,劝他面君讨赏,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。他打好行装,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。
晋文公听说后,羞愧莫及,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,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。绵山山高路险,树木茂密,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,有人献计,从三面火烧绵山,逼出介子推。 大火烧遍绵山,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,火熄后,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。
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,然后安葬遗体,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,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。掏出一看,原来是片衣襟,上面题了一首血诗:
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
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
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
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
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。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。为了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“介山”,在山上建立祠堂,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。
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,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。便赐老柳树为”清明柳“,并晓谕天下,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。
灿灿很贴心地给弟弟准备了一个小号的,哥哥真是暖啊!
嗯~~真是棒极了!
(写于2018年4月5日)